钢铁余晖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78章 短枪和马场,明末:从土匪到列强,钢铁余晖,多酷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事实上,同时代的欧洲军队已经普遍装备了“燧发枪”,这种依靠燧石来点燃火药的枪械比起“火绳枪”来说强了不止一星半点。

首先,火绳枪的操作较为繁琐,在射击完毕之后还要进行清膛.装药.填子.瞄准等一系列动作。

并且由于枪身上火绳的存在,也就导致士兵之间必须间隔一步的范围,否则容易发生安全隐患。

因此相同人数下,装备火绳枪一方的士兵队形也就更加分散,以至于区域火力密度远不如燧发枪一方。

在滑膛枪时代,二十步之外的命中率完全靠“随缘”二字,由于没有膛线的存在,弹丸在射出枪口之后很容易偏离弹道。

不得已之下才有了“线列步兵”这种战术,依靠士兵之间的密集队形从而进行齐射,以达到火力覆盖的目的。

这种战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滑膛枪准头不足的缺陷。

而燧发枪的存在,便可以将“线列步兵”的战术发挥到极致。

士兵之间再也不需要间隔一步之遥,甚至可以肩并肩而站,如此一来单位面积的火力密度直接提升了数倍不止。

另外,火绳枪还有一个较大的缺陷,这玩意的使用是很看天气的。

若是遇见风雪天或者大雨,基本上跟烧火棍没什么两样,击发率低的令人发指。

这也是明军之所以没有大规模装备火绳枪的原因之一。

毕竟中华大地幅员辽阔,什么样的气候都有可能遇见。

而燧发枪则不同,可以在击发装置外加上一个牛皮制成的防护罩,一定程度上能够免疫这种气候变化。

作为一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军迷,徐晋如何不懂这些道理,因此他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对全军的火器进行升级了。

只可惜目前只能搭上葡萄牙人这条线,而像佛朗基人.法国.英国这些势力,他还没有接触的机会。

当然从长远来看,生产武器的技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,外购只是发展初期不得已的选择。

“此铳造型奇特.鬼斧神工,个中细节真是令人匪夷所思...”

摸着手里的这杆燧发枪,保乡军“匠部”的一名资深铳匠发出感叹:

“夷人也不尽是愚钝之辈,此种击发装置真是巧妙无比。”

“行了,待会再夸。”

徐晋摆了摆手,正色道:

“匠部可能仿制此等火器?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明朱标:朱元璋头号黑粉

山泽

明天子

名剑山庄